第一百零二期:佛罗伦萨的大卫:一座雕塑的政治


Episode Artwork
1.0x
0% played 00:00 00:00
Apr 30 2016 84 mins   3
本期活动与华美人文学会联合举办。

古有说法:“佛罗伦萨之于雅典,一如月亮映照了太阳”。

时至今日, 站在米开朗基罗广场俯瞰这座 “百花之城”,仍然会醉心于这地中海最美的日落。同他所经历的那场重生(Renaissance)一样,佛罗伦萨拥有一种完善,健全与平衡之美。这种美之珍贵,之厚重,源于漫长中古世纪的蒙昧与压抑,始于君士坦丁堡的沦陷和希腊文人的北上。它挣脱了哥特式的自然与野蛮,迫不及待的开启了中古精神之后的求知,行乐,进取,还有一丝灵巧与妩媚。而这种审美意识上的独立与觉醒,恰恰源于这座城市悄然发生的经济政治结构的变化与革命。

1499年,24岁的米开朗基罗从罗马返回了他的出生地,佛罗伦萨。受托于羊毛同业公会,他开始了大卫雕像的创作。而这座被冠以文艺复兴精神标志的大卫雕像,迅速成为佛罗伦萨公众生活争议的焦点。1504年1月5日,包括达芬奇,波提切利在内的众多佛罗伦萨文化政治界人物聚在一起,讨论新完成的大卫雕像究竟应该放置何处。

为何大卫雕像的安置位置会引发如此轩然大波?而这种种争议的背后,又代表着佛罗伦萨共和国对罗马和教皇的何种态度?

沙龙此次有幸邀请到杜晓晗作为主讲人,同我们一起漫步回到16世纪, 这个现代文明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一起探究大卫雕像所承载的时代精神,还有真正雕塑他完美肌肉脉络的看不见的那双手-政治。正如主讲人的观点:“艺术品不仅仅是博物馆里的尤物,它是活的,凝聚着人们的欲望和念想”。

这次讲座内容基于主讲人在哥伦比亚大学所教授的本科生必修课Art Humanities (西方艺术史)米开朗基罗的部分,是哥大博雅教育(liberal art)的核心课程。博雅教育的理念认为大学的意义在于通识素质教育而非专业技能训练。哥伦比亚大学通过文学、哲学、社会理论、艺术、音乐、写作、外语、科学、体育等必修课程让每一位大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阅读、思辨、写作的能力。

本次活动收费,并提供饮料、点心。

时间安排:
1:45 入场
2:00-3:30 讲座
3:30-3:50 问答
3:50-4:20 自由社交




主讲人:
杜晓晗
哥伦比亚大学美术史与考古系博士在读

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02

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