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大战中 欧洲地位何在?


Episode Artwork
1.0x
0% played 00:00 00:00
Mar 18 2024 11 mins   3

曾几何时“拥有石油就拥有了世界”的口号已经悄然变成“拥有芯片就拥有了世界“,足以充分说明芯片在人类未来拥有的战略价值。环顾四周,汽车、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游戏机等日常物件内都需要芯片,一部智能手机包含 160 个芯片,一辆混合动力汽车可包含多达 3,500 个......几年来,中国和美国一直在打半导体战,尽管欧洲国家荷兰的阿斯卖刻光机是制造芯片必不可少的机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科技战中,却似乎鲜少听到欧洲的声音,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其半导体的短缺暴露了欧盟对国外的严重依赖也惊醒了欧洲——欧洲半导体生产疲软对汽车行业以及医疗保健、国防和能源等其他战略行业产生了影响,这些行业正面临中断和供应短缺。

2023 年 7 月 25 日,欧盟理事会 (EU)终于批准了一项半导体法规或芯片法案。其目标是 2030 年将欧盟目前的市场份额翻一番,达到全球市场的至少 20%(目前为 10%)。为此,欧盟必须将其产量增加四倍。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预计将达到1万亿美元。对于欧盟来说,这是为了创造发展工业基础的条件,以使欧盟在半导体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翻一番。但亡羊补牢,是否还来得及赶上失去的时间?欧洲的竞争力如何?

法国24电视台France24《经济情报》访谈节目最近请来巴黎智库蒙田研究所(Institut Montaigne)亚洲项目主任杜懋之(Mathieu Duchâtel)探讨围绕芯片的地缘经济和政治中,台湾的地位,中美的竞争以及瓯盟的优势与短板,欢迎收听:

首先,他认为今天确实有半导体行业的地缘政治学和地缘经济学,尤其是围绕台湾的地缘政治风险问题。

杜懋之:“换句话说,有国家间权力竞争的因素。关于半导体问题,我认为这一领域确实出现了三个问题。首先是围绕台湾的地缘政治风险,即台湾的未来地位。是否存在战争风险?如何评估?然后是不同参与者的产业政策之间的竞争因素,因为当今半导体行业的各国都有自己的产业政策。美国是这样,中国当然也一样,而且也是第一个在这一领域制定雄心勃勃产业政策的国家。欧洲和日本可能要晚一些。这是最近的事情,我们目前确实正处于其中,韩国和台湾的因为有三星、和台湾台积电这样的旗舰企业自然或多或少都在制定自己的政策。第三个主题是技术转让和美国对中国获取半导体技术的限制。

很显然,台湾政府在 20 世纪 70 年代做出了发展半导体行业的战略选择。台积电的创始人提出了一个极具创新性的想法,将生产与设计分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代工厂模式,运作非常成功,因为台积电目前占全球半导体产量的 65%,更重要的是,几乎处于垄断地位。 因此,三星公司提出了一个关于最先进节点的问题,也就是你在 苹果手机中可以看到的节点,这至少是最新一代的节点。”

实际上,台积电的全球领先地位也让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提出了如此依赖台湾的这一产业是不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即美欧是否在这个领域还有一席之地

杜懋之:“今天,这些最先进节点的主要消费者,也就是五纳米和三纳米,已经投入生产。两纳米将于 2025-2026 年投入生产。它们只出现在最先进的数字消费品中,都是苹果公司的产品。苹果公司是目前这几代半导体的最大消费者。美国和欧洲在这一领域是否有一席之地?我认为,美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略有不同。美国说,它希望台积电在美国领土上实现生产5纳米和3纳米芯片。而欧洲人设计芯片法案的方式略有不同,更侧重于汽车工业和其他工业的需求。

美国现在正要求将这一产业遣返和转移到自己领土上,目前大约有 10 个项目得到了政府补贴。美国的补贴约为 500 亿美元。据估计,到 2030 年,目前正在规划的项目投资价值将超过 2000 亿美元。这是一个真正的变化。如今,与过去不同的是,晶圆厂都建在美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台湾的依赖性,但在最先进的节点方面,台湾仍将保持绝对优势。这一点非常有趣,20 年前,当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希望部分转移到中国大陆时,战略决策就是要保持比外国竞争对手领先 2 到 3 代的优势。当台积电的 5 纳米芯片在美国投产时,台湾生产的将是 2 纳米芯片。也就是说,台湾永远都将王冠戴在自己头上。”

在中美科技战中,与芯片相关的高科技都受到出口限制,中国的华为在受到严格制裁的情况下,还是生产出了7纳米芯片,是否意味着美国的失败,如何看待中国芯片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杜懋之:“有两件事。一个是中国中芯国际集成电路(SMIC)七纳米,我们现在在华为 手机的最新处理器中发现了这种技术,这让美国人感到惊讶,因为对技术转让的控制是专门针对七纳米技术的,这一点非常明确。 也许这是一次失败。我认为我们今天还不能得出如此明确的结论,因为还有一个未知因素,那就是这种制造工艺的产量。我们知道中芯国际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但我们不知道产量会是多少。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实际山个,对于中国拥有七奈米芯片技术,欧美早就知道了。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纳米技术已经能够投入批量生产。掌握技术与批量生产是有区别的。中国正在进行的第二个值得关注的事是,在不受技术和设备转让具体限制的最成熟的芯片节点上的巨大投资,包括在中国本土寻找供应商。“

对于中国是否能够迎头赶上,杜懋之认为在光刻技术和设计软件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困难,这意味着要跨越 7 纳米、5 纳米、3 纳米、2 纳米的门槛仍将极其困难。但也并非不可能,但他不认为这对中国来说胜利已成定局。”

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在欧洲荷兰,能不能说,欧洲在这一领域、这一行业具有优势

杜懋之:阿斯麦垄断了被称为极紫外线的光刻技术,极紫外线开始成为唯一可能的光刻技术。阿斯麦的竞争对手是佳能和尼康,佳能和尼康还没有涉足极紫外光刻领域,尽管它们在该领域是极其重要的参与者。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如果从国家安全和权力的角度考虑,重点在于关键领域,而这就是其中一个真正的致命关键领域。那么,这是荷兰的还是欧洲的优势?我认为,在欧洲土地上拥有阿斯卖是欧洲的一大优势。

欧洲的目标是将其芯片世界产量翻一番。现在的产量是 9%-10%,想提高到 20%,这可能吗?

杜懋之:到 2030 年根本不现实。不是我说不现实,阿斯卖的管理层是这么说的。恩智浦半导体(NXP)的管理层也说过,要使欧洲在世界半导体生产中的份额翻一番,需要 5000 亿欧元的投资。我认为,当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Thierry Breton)提出达到 20% 的目标时,这更是一个愿景,一个鼓励欧洲制造商的愿望。但我们根本没有走上这条轨道。如今,随着《欧洲芯片法案》的出台,我们将在欧洲本土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和新的工厂,已经有两家工厂已经获得批准。今天,我们将看到欧洲工业更加集中在德国德累斯顿周围。如果英特尔(Intel)和台积电的项目真的获得了批准,围绕它们的问题确实不少。虽然进展可能比预期的要慢,但我认为可以对德累斯顿的新增产能持乐观态度,尽管将有四个项目,但产量不会翻番,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也许,这也是工业界对最先进的半导体讳莫如深的问题。最先提出在在欧洲制造两纳米的人也是蒂埃里-布勒东(Thierry Breton),这是他的主意,关于欧洲产业政策的话题就是这样开始的。欧洲的制造商对于冒着投资风险将自己定位在这个领域一直相当谨慎,因为他们在汽车工业和其他更传统的行业已经拥有了非常大的市场,而纳米市场则被苹果和台积电所控制。因此,这就存在一个出路问题。据估计,到 2030 年,欧洲的销售额将达到 1 万亿美元,年增长率约为 6%至 8%。因此,前景是非常明朗的,当然,发生重大地缘政治危机时除外。

以上是法国学者杜懋之接受法国24电视台访谈内容。

据欧盟理事会的介绍,芯片对于未来的经济以及我们的生态和数字转型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绿色能源,物联网,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平台。2023 年 7 月 25 日,理事会最终批准了建立加强欧洲半导体生态系统措施框架的法规,即“半导体法规”。通过该法规,欧盟意味着,不仅要解决欧洲微芯片短缺问题;减少对外国行为体的依赖;更要强化技术主权。目标是到 2030 年将欧盟在半导体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增加一倍。该协议将为工业基础的发展创造条件。半导体法规基于三个支柱:包括欧洲半导体倡议,支持技术能力建设和大规模创新;通过吸引更多投资来确保供应安全和复原力的框架;以及危机监测和响应系统,该系统将预测危机情况下的短缺情况并协调行动。

据介绍,“欧洲半导体”倡议预计将动员430亿欧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资,其中33 亿欧元来自欧洲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