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家家酒|1000針的勇氣!注入身體的不只是藥劑,更是一份育兒期待!feat.同志家長卡拉、軒、雪青、大米,林子琳律師


Episode Artwork
1.0x
0% played 00:00 00:00
Mar 19 2024 53 min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jv71ga00cs010v0e8wavhv/comments
居住在桃園的超級計畫通的卡拉,喜歡和伴侶軒一起編織美好的未來藍圖,她們剛在一起不久,就開始討論是否要結婚成家?成家後要與其他家人同住嗎?財務要如何安排與運用?結婚之後是否要生育孩子?上述重要的家庭生活課題,都在交往期間就有深刻的討論。
 
成家之後,率先提出生育孩子計畫的卡拉,原本期待能到國外進行人工生殖,卻因為新冠疫情爆發,讓她們不得不延後出國的生育計畫。但是她們並沒有停下腳步,決定先到鄰近的婦產科調養身體,做生育準備。不過,在確認生育意願之後,卡拉和軒意外的被這位計畫通醫生推進了時程,當天就開了促排卵針,開啟了生育計畫。後來,卡拉和軒選擇使用土法煉鋼的「滴精」進行生育。
 
雖然是被醫生推進了時程,但卡拉與軒在預備懷孕的過程,也不斷地和自己對話,堅定自己想要育兒的信念。同時,她們也會在睡前運用種子法則「和宇宙下訂單」,仔仔細細的說明家庭背景、工作狀態以及全家人希望養育孩子的心願。非常幸運的,卡拉和軒只嘗試一次就順利懷孕,生下寶貝女兒左左。
 
「一次」聽起來十分容易,但卡拉看著軒注射進身體裡的每一針藥劑,也語重心長的說著:「打進身體的不只是藥,更是一份育兒的期待呢!」另一位居住在宜蘭,同樣透過滴精生育孩子的女同志家長雪青和大米也有著相同的感受。
 
雪青和大米除了分享育兒過程外,她們也在節目中分享許多關於「滴精」的焦慮,尋找足夠信任的捐精者時也碰到不小的困難跟挑戰。邀請聽眾朋友們一起收聽本集《城市的光影》,聽聽同志家長卡拉、軒、雪青、大米的家庭故事。
 
【以生命回應生命】
每位同志家長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會決定生下寶寶。但是卻因為法令的不完善,家長們無法適用台灣的生育相關政策,導致他們必須負擔更大的成本,才能養育孩子。以女同志家長為例,若是能在台灣進行人工生殖,花費大約是10萬元左右,但如果是到國外做試管嬰兒,則是要花費60至80萬元以上。
 
除了生育成本提高,環境的變化更是讓養兒育女困難重重。自從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出國進行人工生殖像是奢望。只能在家等待疫情趨緩的同志準家長們,想起了「自助滴精」的老方法!女同志透過與朋友或陌生人借精,算好排卵期,買好滴管與燒杯就可以在家進行。
 
不過,如果滴精這麼簡單,為什麼同志家長仍然要到國外進行人工生殖?其實,滴精的成功率不僅比人工生殖低了許多,這種方式還可能導致同志家庭必須承擔著不小的法律風險。台灣作為人工生殖技術最頂尖的國家之一,又要如何調整生育政策呢?在單元《性別就是力量》將邀請林子琳律師從故事出發,與我們分享許多關於滴精、代孕等生育方式的重要法律觀念唷!
 
Q1:家長已完成法律收養,捐精者仍然有可能以「生父」身份認領孩子?
Q2:訂定捐精意願書(契約)之後,仍然有可能發生捐精者認領的情況?
Q3:在泰國等尚未合法國家執行海外生殖計畫,孩子可能無法帶回台灣?
備註:泰國曾有合法的代孕制度,但在2015年時,澳洲夫妻將有健康狀況的代孕孩子留在泰國,因此緊急修法代孕制度,不開放外國人至泰國進行代孕。

Facebook|雅柏如是說
Instagram|albert_radio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