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安东尼,欢迎收听文化艺术。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邀请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易凯来和大家谈谈在3月26日开幕的日本版画展 “日本印象,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展品的来源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在上海生活过的法国收藏家 Jean 和 Yvonne Tavernier。他们的继承人,出生在上海的法学家 Paul Tavernier 立下了遗嘱,在身后将这批版画捐赠给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展览的因缘就是这次捐赠。这次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
从这批版画的展览陈列思路和创作年代19世纪到20世纪的时间线索来看,这次展览反映了日本版画从浮世绘的固定格式走向吸收西画透视的新写实的创作手法的变化发展,同时在题材上也见证了日本新版画艺术家对日本以外的题材的兴趣。
走进展览,我一下子就被19世纪歌川派画家歌川国芳和歌川国贞的作品吸引。他们在古典浮世绘画作很固定的格式里演绎出惊艳的生动。所谓的格式,就好比中国古代的屏风,经常在仕女,桥梁,亭台楼阁,花卉之间找到约定俗成的分割和比例作为有规格的画面。不同的屏风,不同的画面,就看人物神态、服饰细节和故事的可读性之间的造诣了。歌川国芳和歌川国贞的作品,也是在类似的, 却风格不同的规格中、局限中,以题材牵头,把人物神情和服饰的细节,以极其具象的符号化概括,在炉火纯青的工艺中表现出来。正好他们表达的是日本繁荣时期的高级娱乐生活,画面让观众想象到另一种文化里,另一个时代里,人们充分享受生活,对自己的生活不仅满足而且自豪的精彩记录。
到了20世纪,日本在政治上对亚洲其他地区产生了野心。而恰好吉田博作的日本新版画里也反映了版画家对中国东北城市沈阳的印象。新版画在作画技术上对西画的兼容并蓄也为版画内容的拓展服务了。对异域生活照片式的写照,那种细致,把对奇花异鸟工笔式描绘的态度都用上了。
日本版画,尤其是较早的浮世绘, 对欧洲的绘画也有影响。梵高的“唐吉神父的肖像”里就有整整一面墙的浮世绘画作当背景。法国国家图书馆里也有一批重要的日本浮世绘画作的收藏, 见证了法国社会对日本版画的欣赏。
Paul Tavernier捐赠的 Jean 和 Yvonne Tavernier 日本版画藏品,丰富了法国的日本版画公共收藏, 为艺术爱好者们在法国,尤其是在巴黎欣赏艺术上高品质的,题材上反映社会和时代生活内容的日本版画提供了更多的欣赏机会。特别是日本新版画中和中国有关的内容,原来对早年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收藏家来说,可能是对他们自己的中国情结的纪念。但这些藏品进入公共收藏,呈现在大众面前时,艺术作品也成了了解世界各国之间通过文化产品看社会,通过艺术手段的相互影响产生新的表达方式的线索和证据。
接下来,欢迎收听 Eric Lefebvre 易凯馆长介绍这个对公众免费开放的精彩 «展览 « 日本印象 , 走向现代的转折点»。(点击收听访谈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