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掌議會 特朗普2.0誰也擋不住


Episode Artwork
1.0x
0% played 00:00 00:00
Nov 15 2024 4 mins  

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總統,共和黨也贏得參眾兩院,使他第二任期推行議程更暢行無阻。特朗普正在為他的下一屆政府奠定基礎,更傾向任命那些忠誠度高的人

對共和黨來說,即使是微弱多數也意味着非凡的勝利和轉變,就在一年前,共和黨還擔心選民會因為他們領導下的眾議院的混亂和功能失調而懲罰他們。相反,共和黨領導人表示,他們打算利用華盛頓的權力開始迅速通過立法,在特朗普於1月上任之後,積極展開議程制定,包括全面的減稅計畫、放鬆對國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的監管,以及嚴格的邊境安全措施。

在本週,特朗普也積極推定內閣人選,美聯社就描述,他優先考慮忠誠的人擔任高級職位。部分名單在意料之中,部分名單連有些共和黨人都感到吃驚,在某些情況下,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他重返白宮,將導致極端主義議程的擔憂。

以下是目前已經公布的重要內閣提名人選,這些人選需要經過參議院批准。

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

盧比奧在中國、古巴和伊朗問題上是着名的鷹派人物,他是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副主席和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這位參議員在 2016 年共和黨總統提名競選期間曾稱對手特朗普為“騙子”,不過兩者關係在特朗普入主白宮後有所改善,今年初他曾出現成為可能被特朗普提名副手人選。

總檢察長:馬特·蓋茲(Matt Gaetz)

特朗普週三表示,他將提名佛羅里達州眾議員蓋茲擔任司法部長。蓋茲是特朗普的忠心支持者,與他一起反對現任拜登政府將司法部武器化。蓋茲週三晚上從國會辭職,此前眾議院道德委員會一直在調查蓋茲與一名 17 歲青少年發生性關係的指控,不過隨着他辭職,調查實際上結束了。蓋茲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

國家情報總監:圖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

加巴德曾是民主黨眾議員,在2020年未能成功獲得該黨的總統提名,之後於2022年離開了民主黨。她在8月公開支持特朗普,並在今年秋季多次與特朗普一同參加競選活動,她也被指控在某些言論中支持俄羅斯的宣傳。她在俄羅斯入侵當天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如果美國及其西方盟友認識到俄羅斯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合理安全擔憂”,戰爭本可以避免。

加巴德曾在陸軍國民警衛隊服役,但是沒有國家安全和情報職位的相關經驗。美聯社表示,這又是特朗普另一個以忠誠度取代專業的提名。

國防部長:彼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

赫格塞斯是福斯新聞(FOX News)的主持人,在陸軍國民警衛隊服役近20年,他在2005年部署到伊拉克、2011年部署到阿富汗,但他缺乏高層軍事和國家安全經驗。如果參議院確認他的任命,他將在一系列全球危機中接任這一職位,包括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伊朗代理人對中東的持續攻擊、以色列、哈馬斯和真主黨之間呼籲停火的努力,以及對俄羅斯和朝鮮日益增強的聯盟的日益擔憂。

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

諾姆是着名的保守派政治人物,曾擔任兩屆南達科他州州長,成功在共和黨內部樹立了重要地位。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諾姆並未像其他州一樣下達封鎖令,而是宣布她的州“為商業開放”。她將負責領導一個對當選總統的強硬移民政策至關重要的部門,並肩負其他使命。國土安全部負責應對自然災害、保護美國特勤局以及在機場工作的運輸安全管理局(TSA)人員等事務。

中央情報局局長:約翰·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

拉特克利夫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最後一年半擔任國家情報總監,領導美國政府的間諜機構,並在新冠疫情期間負責指導情報工作。

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小羅伯特·F·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

小甘迺迪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本屆選舉,最終退選改支持特朗普。這項提名引發了部分人士擔憂,小甘迺迪曾發表對疫苗恐懼的相關言論,長期宣揚疫苗會導致自閉症。

上週,特朗在社群媒體上發文稱,參議院的共和黨領導層應該為更多的總統“休會任命”鋪平道路,這項舉措允許他在國會休會期間,無需參議院批准即可填補高層行政職位。此舉將削弱參議院對政治任命者“提供建議和同意”的憲法職責,從而增強總統權力。

以下是特朗普已經公佈的重要白宮幕僚名單,這些人選不需要參議院批准。

白宮幕僚長:蘇茜·維爾斯(Susie Wiles)

維爾斯的任命是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的首個重大決策,67歲的維爾斯是特朗普2024年總統競選的高級顧問,她有佛羅里達州的政治背景,曾協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贏得佛羅里達州州長選舉。6年後,她又在2024年共和黨初選中,協助特朗普擊敗了德桑蒂斯。

國家安全顧問:邁克·沃茲(Mike Waltz)

沃茲是佛羅里達州的共和黨眾議員。他曾多次赴阿富汗服役,並曾於五角大樓擔任政策顧問。他被認為對中國持強硬立場,曾呼籲美國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會,原因是中國與新冠疫情源頭的關聯,以及對維吾爾穆斯林少數群體的虐待。

邊境沙皇:湯姆·霍曼(Tom Homan)

62歲的霍曼負責執行特朗普最重要的優先事項,進行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驅逐行動。他曾在特朗普第一屆政府中領導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

政策副幕僚長: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

米勒是一位強硬的移民政策倡導者,在特朗普總統競選期間,他積極為特朗普的重點政策大規模驅逐移民發聲。

名單不可避免地會與川普 2016 年的勝利進行比較,據報道,當時他對過渡努力的關注相對較少。當時,他的選擇被描述為“傳統”,而即將上任的內閣據說與傳統共和黨人的選擇基本一致。8年過去了,特朗普2.0白宮的格局迄今引發了人們對公共衛生和生殖權利的嚴重擔憂,讓軍事領導人“震驚”,讓前情報專家“震驚”。

一些參議員已經對特朗普的部分提名人,能否獲得足夠的投票獲得確認表示懷疑 ,即使共和黨佔多數的眾議院,仍然有權拒絕他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