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日中关系可以说是在艰难中起步,在关系大幅改善的局面中结束,而美国因素,对2024年的日中关系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前半年,日中关系仍处于低谷,岸田文雄政权对华关系的基本理念是向欧美大幅倾斜,把中国看成是日本的主要威胁。
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使世界正在形成以乌克兰、美国、日本、欧盟等为一方,以俄罗斯、中国和朝鲜等为另一方的的新冷战结构,而日本积极参加以美国为首的安全防卫方面的幅射式系统〔Hub and Spok〕,通过日美同盟、日美印澳“四边机制”、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日美韩合作、日美菲澳合作,在远东,以台湾、日本、韩国的三点连线,对应中、俄、朝三点连线,以韩军牵制朝鲜,驰援日本或台湾并与美军联合作战,并通过台湾、日本、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的合作,遏止中国在东海、南海的扩张。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于日本时间4月12日凌晨,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了讲演。在讲演中,他把“威胁”的主要对手,定位为中国,他的讲演中有一节的标题是“中国挑战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他说:“纵观日本周边国家,中国当前的对外态势和军事动向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战略挑战,不仅对日本的和平与安全,而且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来自中国的这种挑战的持续存在,基于法治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以及维护和平的承诺仍然是决定性的课题。”
9年以前,也就是当地时间2015年4月2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美国国会发表讲演,在讲演中他没有挑战中国的意思。整个讲演全篇提到中国的地方只有一处,就是在“战后日本”一节中,安倍说道:“美国开放自己的市场,在世界经济中追求自由,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战后的经济体系,而最早、最大的受惠国就是日本,在随之而来的80年代,韩国、台湾、ASEAN各国乃至中国勃兴,而日本对这些国家进行了无私的资本与技术的援助,支援了他们的成长。”
时隔9年,日本面对中国,日本战略方针已发生了根本的转换。中国以成了岸田政权的主要威胁和对手。
5月20日举行的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的就职典礼,由日本自民党和立宪民主党等超党派国会议员组成的“日华议员恳谈会”31名成员,5月18日抵达台北市,这是史上最大规模的访台议员代表团,他们于5月20日参加了赖清德的就职典礼,5月21日与新总统赖清德共进午餐,团长古屋圭司等还在21日晚出席了卸任总统蔡英文举行的晚宴,这些举动极大激怒大陆,引起了大陆方面激烈反弹。
5月20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台湾问题与中日关系”座谈会,大使吴江浩在主旨讲话中表示,今天台湾地区新当选领导人举行所谓“就职仪式”,日本30多名国会议员扎堆赴台“致贺”,公然为“台独”分裂势力撑腰站台。此举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日方在台湾问题上所做承诺,释放极其错误的政治信号。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吴江浩在会上表示:如果日本将自己绑上分裂中国的战车,日本民众将被带入火坑。这句话听起来刺耳,但有必要说清楚说明白,勿谓言之不预。尤其是日方背负占领和殖民台湾的历史罪责,更应时刻自省、谨言慎行。任何人不要低估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5月22日上午在记者会上,称吴江浩的发言“极其不恰当”,并表示已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方面提出了强烈抗议。 众议院议员、原国家公安委员长松原仁5月21日向日本众议院议长額贺福志郎提交了一份询问政府观点的质询书,并表示将在国会中追究此事, 他表示:这是公开宣布要对日本人民进行攻击,绝对不能允许,根据《维也纳公约》,吴江浩应该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并驱逐出境”。
而7月15日, 78岁的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获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并选择39岁的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詹姆斯·戴维·万斯为竞选搭档,而在11月5日投票的美国总统竞选中,特朗普高票当选,特朗普在上届总统任期中推行了“美国第一”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收入在国民总产值中占比很大的日本和中国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伴随着特朗普的胜选,都在高调宣称要“全面推进自由贸易”的日中两国,似乎又找到了共同语言,日中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双方改善关系的动作频频。双方都需要深耕对方的市场,并联手促进美国没有加入,而日中同为核心成员国的东南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的扩大与发展,以弥补特朗普的高关税等保护主义政策给日中在美国市场、甚至北美市场带来的巨大损失。
8月27日至29日,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访问了北京。此举旨在通过议员外交,为解决日中之间堆积如山的各种问题而推动政府间对话。2024年9月20日,中国外交部网站上发表了日中共识文件。岸田文雄在首相官邸举行记者会,通报了日方同意接纳中国派员到福岛核电站展开核处理水的检测。之前,日本多家媒体抢先报道称,在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一年多后,日中正为恢复进口相关产品做最后准备。
9月27日,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当选自民党第28任总裁,并成为第102代日本首相。中国对此表示欢迎。从石破茂政治原点看,他不具有反华的“政治遗传子”,在历史问题上,石破茂的历史观与中韩比较合拍,石破茂主张“对亚洲和历史保持诚实态度”的外交政策,强调与中国、韩国、朝鲜建立信任关系,在靖国神社问题上,他主张靖国神社应“分祀甲级战犯”,自2002年担任防卫厅长官后未再参拜靖国神社。
10月10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老挝万象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举行了会谈。石破茂表示,当前日中正沿着全面推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努力构建建设性、稳定的双边关系的方向前行。日方无意同中国“脱钩断链”,希望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让成果更多惠及两国人民。
11月15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会谈,习近平指出: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变乱交织,中日关系处于改善发展的关键时期。中方愿同日方一道,按照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原则和方向,坚守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共识,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
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在日本时间11月20日上午的记者会上透露,关于中国军机在8月首次侵犯日本领空一事,中国已承认事实,并表示将努力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中国方面解释称是由于“遇到气流干扰”,并表示“进入领空并非故意”,是“技术问题,完全没有进入领空的意图”,并承诺今后将努力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这次中国再次使用类似于2004年的说法,可以看做是中国力图改善日中关系的一种非常积极的表态。
11月22日,中国外交部宣布,自11月30日起对日本等9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短期逗留签证免签政策。该措施将免签逗留期限由15天延长至30天,并实施至2025年底。
为了促进中国对大阪·关西世博会的支持等,日本关西经济界访华团时隔12年访华,11月2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举行了会谈。何立峰在会谈中表示,计划在明年大阪·关西世博会期间派遣中国政府代表团参与大阪·关西世博会,中国力挺有可能陷入赤字危机的大阪世博会。
日本外相岩屋毅于12月25日凌晨到达北京,先后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和外长王毅举行了会谈。这是日本外务大臣自去年4月时任外务大臣的林芳正访华以来时隔1年8个月首次访华。两国外长一致同意共同将9月发布的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处理水向海洋释放以及对日本水产品进口解禁的内容落到实处。
关于中国人以个人旅游为目的造访日本之际所需的短期逗留签证,将新设有效期10年的多次签证。个人旅游多次签证迄今有效期最长的为5年。同时还将放宽团体旅游签证,可逗留天数除了目前的“15天以内”外,将新设“30天以内”。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计划于明年2月访日,日中两国政府已开始进行相关讨论,如果此行成行,将是自2020年11月以来,中国外长时隔约四年再次访日。在此次访日计划中,还希望能在约六年后重启包括经济方面部长在内的“日中高级别经济对话”。
25日下午,时隔约五年,举行了日中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第二次会议(人文对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京同日本外相岩屋毅共同出席,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阿部俊子等将出席。会议达成10项重要共识。
12月26日《富士夕刊》在网络上发表题为《“石破政权是故意为之”—岩屋访华向特朗普“挑衅”,与王毅进行了3小时外长会谈,是在表达“最重要的伙伴是中国”》的文章。文章指出:
岩屋在11月于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部长级会议期间,与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进行了会谈,然而,会谈时间仅为30分钟,几乎只是礼节性会面。
此次的日中外长会谈时间是其6倍,长达3小时。这不就等于在说“日本最重要的伙伴是中国”吗?
总之,在美国因素的影响下,日本的对华政策,正从岸田时代把“威胁”的主要对手,定位为中国,联合欧美韩牵制中国的态势转为积极促进合作的态势,同时中国也考虑到需要与日本等合作,共同对应特朗普2.0时代给日中带来的危机,展现了积极改善日中关系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