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到来之际,人们纷纷展望未来。大家关心在这一年里,未来世界将在科学技术、社会文化、政治经济领域发生怎样的变化。众所周知,“AI人工智能”“美中关系” 被媒体推为2025年度最热门话题。
人工智能(AI)
预料在未来一两年内,人工智能技术的提高将给世界带来巨大改变,传统的信息搜索几乎完全被取代。人们将看到谷歌对其搜索引擎、广告业务进行重大重组,例如将广告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相结合等。人工智能还将在协助管理方面发挥作用,在取代人力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届时有关人工智能使用的法规将会陆续出台。泰国媒体关注未来发展趋势认为,美国和中国是人工智能技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现状下超级大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让世界出现更加显著的两极发展。尤其是马斯克 (Elon Musk) 加入的联邦政府已经传言可能会使用人工智能监管和管理各种政府系统,以提高效能、降低成本、杜绝腐败并缩短工作流程。中国无疑是具有巨大潜能成为人工智能行业佼佼者,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在智慧手机、政府工作系统、公众交通系统、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未来中美将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
健康技术
老龄化社会趋势下的健康技术创新。基因编辑工具在人工智能加持下不断创新与进步,帮助更准确地分析基因编辑模式,并开始在治疗癌症、艾滋病或地中海贫血等疾病中点亮希望的曙光。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健康设备将变得愈发普及。苹果、三星和谷歌目前都在致力于开发可以检测更广泛疾病的智能健康跟踪设备,例如:测量血压、心率、睡眠质量、皮肤温度乃至在跌倒时发出警报并可以在密闭空间内发生紧急情况时连接到卫星等。这些功能将愈发可靠并将获得更多的医疗认证,从而改变健康保险行业的方向。展望在2025 年里,随着更小芯片和电池性能的精细研发,人们将看到具有医疗性能的助听器耳机;无需抽血即可测量血糖水平的戒指;带有扬声器功能的智能眼镜,这些进步都来自于更小的芯片和更好的日常使用电池性能。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改变我们生活的背后,是汽车行业巨头之间电动汽车战。秉持“更清洁、更智能、更互联”的理念,特斯拉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的Model Q全新车型,将在保持优化设计和技术的基础上,以更亲民的售价撼动全球汽车市场。加上固态电池的研发、中国对稀土矿的控制、日本两大车厂本田、日产持续推进合并谈判案,都会再次改变电动汽车行业的面貌,从而给未来带来更多无法预测的变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汽车行业最大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并不是美国或日本,而是中国。毕竟在超级大国贸易保护措施的压力下,中国必定会对自身优势行业加大投资,譬如电动汽车和汽车蓄电池技术。中国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大汽车蓄电池生产国。过去2、3年以来,中国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并且颇见成效。未来随着东南亚各国设立的充电站数量日增,相信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将给这个价值数千亿美元的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TikTok 与国际政治
TikTok 与国际政治游戏之间的关系演变。据了解,在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主张确保创新必须符合人民安全和利益的理念下,拥有 1.7 亿用户的字节跳动公司( TikTok)被要求出售
在美业务,理由是人们担心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否则它将在美国被禁止。然而目前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竞选中同样使用社交媒体 TikTok进行宣传。特朗普上台后TikTok能否继续在美国运营值得关注。如果被关闭的话,TikTok将专注于拓张其他市场,比如欧洲、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侧重通过更加灵活的渠道做生意。目前观察最有可能的趋势是TikTok在美国设立合资企业,独立于中国监管系统并公布具有透明度的股东结构。泰国媒体观察认为,如果华盛顿政府对TikTok过度施压,可能会招致北京政府采取报复性政策,从而影响到美国科技公司,比如限制苹果、微软甚至特斯拉等公司在中国的运营。届时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政治冲突,可能由此升级成更深层次的经济战。因此,TikTok事件的影响面可能不仅只限于“被禁用”而已,它或将演变成一个参与国际政治博弈的应用程序。
经济、战争与政治
特朗普当选后宣布将在上任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全球都在关注乌克兰和平是否真能实现?尤其在俄罗斯生化部队司令基里洛夫(Igor Kirillov)遇刺后,情况似乎越来越糟糕。
中东局势随着叙利亚和以色列的政治乱象陷入了更加扑朔迷离的局面。外界确信无疑的一点,即如果所有的混乱不能很快结束的话,必将导致世界能源价格大幅波动,造成全球产品生产成本增加,进而促发更多国家发生通货膨胀问题,尤其是欧洲以及其它依赖进口能源的国家。上述情况还不包括相关国家对黑海航线和苏伊士运河等重要航线的封锁波及全球供应链,种种因素都将导致产品成本价格上升。
科技行业(例如半导体制造)可能会因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氖气和钯等原材料短缺而受到更严重的打击。美元可能继续走强,毕竟所有投资者都在寻找安全资产。这种情形下拥有美元债务的国家将面临财务压力。而上述一切都会影响美中关系,原因是两个大国都在利用欧洲和中东的战争为契机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欧洲国家可能会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并且更加依赖北约。但由于成员国的经济负担、大量移民和难民涌入欧洲给欧洲国家的福利制度和政治带来了进一步的压力,这些因素所产生的作用正逐步削弱欧盟内部的团结凝聚力。泰国媒体认为在这场混乱的国际局势中,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作用会得到凸显,被迫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做出选择,从而产生改变全球联盟结构的效应。包括印度、巴西等国家将在全球供应链和超级大国的力量平衡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如何在国际冲突中寻找发展机会,同样也是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领导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2025 年全球变暖与环境问题
即将在2025年重新担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可能会对全球环境政策产生巨大影响。美国和世界各地观察人士从他提出的政策进行分析,发现都倾向于支持石化能源,即扩大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特朗普还命令各机构审查并废除被视为能源发展障碍的法规,例如监控甲烷排放和车辆燃料标准的法规,退出巴黎气候协议等重大国际协议。也有人猜测称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美国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支持可能会减少,例如减少对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补贴、或减少对美国气候项目的财政支持。因此,发展中国家可能难以投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
简而言之,特朗普2025年的政策很可能会促进石化燃料的使用,并减少对清洁能源的支持。这将化解美国以及全球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而付出的努力。观察认为,如果特朗普决定退出
《巴黎协定》,可能会以多种方式、相当广泛地影响世界2030年将碳排放量减少到净零(Net Zero)的目标,因为美国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14%)。中国、印度等污染大国同样可能借此延迟或取消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同时还会出现美国拖延对发展中国家援助资金拨款,造成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预算短缺。关键是这一切如果发生的话,到 2030 年,全球气温可能上升超过 1.5-2°C,届时热浪、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将会变得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