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联盟27国领导人以及英国首相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3日齐聚布鲁塞尔,就俄乌战争背景下的欧洲防务议题以及特朗普任下跨大西洋安全合作面对的挑战,展开讨论。这是一次特别峰会,不仅是欧盟27国领导人在特朗普1月20日宣誓就职后首次碰头,也是原本在经济合作议题基础上成立并发展的欧洲联盟首次召开峰会,专门讨论防务议题,而且,英国脱欧五年后,英国首相也首次再次与欧盟27国领导人同聚一堂议事。这三个“第一次”凸显欧洲各国已经意识到重新思考欧洲防务议题的紧迫性。
促成这次特别会议的直接因素应该更是特朗普重返白宫。2016年至2020年间,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曾重创美欧自二战结束以来构建的跨大西洋安全合作关系。四年之后,特朗普显然不改当年立场,对美国常年为欧洲安全提供保护伞颇为不满,尤其认为,北约组织的欧洲盟友必须拿出更多资金,加强本国防务,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但特朗普对当时法国总统马克龙支持的欧洲防务自主的主张似乎也十分不满。四年前,特朗普要求北约成员将各自的国防预算至少提高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四年过去,北约32个成员国中,只有23个国家达到了这个标准。而特朗普新政已经抬高了价码,要求欧洲各国将国防预算提高到至少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5%。
如果说,特朗普立场曾令美欧跨大西洋安全合作出现裂痕的话,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军队入侵乌克兰的战争则让欧洲各国深切意识到了欧洲强化自身国防,不能单纯依赖美国保护的必要性。过去三年间,拜登政府任下,美国一直是乌克兰抗击俄军侵略的最重要军事支柱。但随着战争的旷日持久,美国为此投入的巨额款项也在美国国内引发不同声音。特朗普尤其认为必须尽快让俄乌双方停战。尽管他所说的24小时内让俄乌停战的竞选诺言并未能成为现实,但显然特朗普已经派出特使与乌克兰和俄罗斯接触。这位特使日前表示,俄乌双方都必须做出一些让步,双方也将做出让步。特朗普周日自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返回华盛顿时表示,美国与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内的相关各方举行的会议或讨论,进展得还不错。
乌克兰战争已持续三年,任何一方自然都希望战事早日停止。但是特朗普政府推动的解决办法轮廓不清,令乌克兰也令欧洲颇为不安。就乌克兰来说,乌克兰在美国以及其西方盟友的大力支持下一直顽强抵抗,但随着特朗普逼迫和谈的压力升级,俄罗斯正不断在战场上推进,已经掌握着乌克兰东部近20%的领土。而本就无力单独抵抗俄罗斯军队的乌克兰如今在战场上越来越陷入被动。现在与俄罗斯谈判,乌克兰无疑深陷劣势。是接受俄军侵占的既成事实?还是要求俄罗斯归还全部被占领土,恢复至少是2014年克里米亚被兼并后的领土版图?
乌克兰如何坐上谈判桌对于欧洲各国来说也意义非比寻常。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令欧洲对自身安全有了最迫切的感受。这也是战争爆发后,欧洲各国几乎异口同声支持援助乌克兰的重要原因:帮助乌克兰阻挡住俄罗斯的军事入侵,也是在警示俄罗斯不要再在欧洲轻举妄动。接受让乌克兰以土地换和平,对于欧洲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并不能阻止俄罗斯再以其它理由,以同样的方式逼迫欧洲就范。但是欧盟的最大难处正在于它既无力独自支撑起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援,甚至无力自保。在北大西洋公约公约组织框架下对美国安全保护伞的依赖,使得许多欧洲国家常年缩减国防预算。此次俄乌战争让欧洲各国看到自己捉襟见肘的窘境。特朗普削减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的可能性更让欧洲对乌克兰的支持陷入被动。
与此同时,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强势,欧洲要想成为可以平起平坐的对话者,也必须强化自己的防务,以便以更有利的姿态参与未来可能的乌克兰战争谈判,而不是听任特朗普政府与普京政权讨价还价。
在乌克兰战争议题之外,特朗普新政还让欧洲感受到另一个压力,那就是他扬言要兼并目前在欧盟成员国丹麦王国主权框架下的格陵兰岛。丹麦首相几天前才结束在欧洲多国寻求支持的旅行。
应该说,欧洲各国随乌克兰战争,对提高自身的国防预算的必要性已经有一定的共识,但钱从何来却是问号。各国提高军费开支很可能意味着政府社会措施拨款减少,这又势必令各国政府在国内面对舆论压力。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会在何时打向欧盟尚未可知。欧洲各国需要在特朗普任下的各种微妙关系中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