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聯聯看 EP29】50 種經典說書|《明清社會史論》:秉持治學的使命感,將中國社會研究推向世界


Episode Artwork
1.0x
0% played 00:00 00:00
Oct 03 2024 41 mins   3


主持人|涂豐恩 聯經出版總編輯

來 賓|徐泓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

本集節目邀請到長期專攻明清史研究,更是本書譯者的徐泓教授,與涂豐恩總編一同探討何炳棣在《明清社會史論》中論述核心。《明清社會史論》出版於1962年,是何炳棣大量運用附有三代履歷的科舉各試榜單史料,以社會科學方法佐證及探索明清以來中國社會組成及階層流動。這部作品最早是以英文出版,因為二十世紀以來西方對中國史的研究理解僅局限於區域研究的「漢學」,何炳棣希望藉此與影響西方學界並與之對話,表明東方學者並不是閉門造車,而後,中國史研究得以擠身與世界史研究和社會科學研究並列西方學界主流殿堂。

以研究與世界學界對話

何炳棣教授是中國史研究的重量級學者,堅持以大範圍的研究主題與國際學界對話。他的研究著重於探討中國歷史的大題目,更堅持使用英文撰寫,為了西方學者了解中國研究的成果。早其,他研究中國人口增長、農業發展等議題,挑戰「中國缺乏資本主義精神」的觀點,後以跨學科方法,借助社會科學研究中國社會流動問題,與歐美學者展開深度對話,展示了中國學者在國際學術舞台上的獨立見解。

富不過三代的科學驗證

《明清社會史論》以社會科學方法驗證了中國社會階級的流動性。何炳棣透過分析科舉考生的家族背景及三代履歷,收集約一萬五千多個樣本資料,分類研究社會地位的流動。他將考生分為三代皆無公職的「平凡人」和三代內有官職的「公民之家」,並發現約半數的進士出身於平凡家庭,顯示社會具有相當的流動性。這挑戰了「中國封建社會階級固化」的觀點,證明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為平民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此外,制度設置了地方保證名額,確保偏遠地區的寒門學子也能獲得入仕機會。此研究強調,中國社會的流動性不僅體現在向上流動,還包含向下流動,形成了「富不過三代」的現象,從而維持社會結構的平衡。

🎧本集重點

01:20 記憶中的何炳棣先生

02:31 細數何炳棣各主題中國史研究

15:16 《明清社會史論》主要論點及重要性

18:05 運用大量科舉榜單資料以科學方法分析及統計

23:18 徐泓教授何以起心動念著手翻譯

28:55 後起學者頻頻挑戰其社會流動論點

33:40 此刻重讀《明清社會史論》的意義

38:49 朗讀書中片段



📙聯經50書單: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classic

🖥️聯經出版50週年網站:https://linkingthink.com/linking50th

🌟【經典聯聯看】文字版:https://linkingthink.com/50thebook

本集書單:

📙《明清社會史論》:https://linkingthink.com/LS157117

📙《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二版)》:https://linkingthink.com/LS1611901

📙《聖明極盛之世?:明清社會史論集》:https://linkingthink.com/LS161398

📙《【聯經中國史】華夏再造與多元轉型:明史》:https://linkingthink.com/LS16146307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