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简介:
从2000年到2010年,按平均计算,中国每天消失约300个自然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
尽管杯水车薪,很多返乡青年试图组建新的社区,来延续“村庄”这种人类传统的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本期我们邀请了旗溪、青山、云谷及南部生活(已解散)等4个生态村/社区的小伙伴来讨论了有关组建新村庄的话题:
- 所在生态村的介绍:在哪里,如何形成,新村民的组成等
- 新村民的收入来源是哪些?做农业的多吗?
- 你当时为什么要加入?加入后,现实和想象一致吗?
- 所在生态村的新村民有没有共识/共同愿景?是什么?有分歧怎么办?
- 和老村民的关系如何?他们怎么看待新村民?
- 对于新的一年有何期待?
时间轴:
00:00 开场+主播和嘉宾介绍
02:45 小寒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腊八节
11:01 四个生态社区的起源和简介
26:48 社区新村民们的收入来源
41:33 加入生态社区后有心理落差吗?自己有哪些观察和改变
68:15 生态社区中的成员们有共识吗?和老村民之间的关系如何
97:32 新一年的期待和计划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你现在也可以在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小鸭,自然教育工作者,生活工作于杭州青山村。
大王,自然教育工作者,生活工作于福州。
藕藕,生态村设计师,生活工作于上海云谷。
辛兰,广绣手工艺人,生活工作于中山旗溪。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生活工作于嘉兴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