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没更新,冬天确实更适合蛰伏。
这个24年的最后一天,对我来讲却很特别。
今年跨年没有去香港纽约LasVegas跨年,没有出席各种年终活动,没有去跟大家聚会滑雪等0点的钟声
而是回到了已经不愿出远门的86岁的奶奶身边,
给奶奶买了一台新电视,带她买了一双只有60块,但她很喜欢的棉鞋。
听她讲我出生前的故事,讲1947年打仗,讲1975年洪水,讲她怀里抱着我的父亲,手里拉着两个姑姑在大雨里走了一夜。
这份不同以往的跨年,我认为是对我客观很差,但主观很好的2024,最好的收尾。
上周跟同在创业的发小见了一面,
他是真正的连续创业者,
新公司刚成立就拿了两个一线资本的一个亿投资。
每年不管多忙,我们都会保证至少见1次。
今年见他明显感受到了他的一些不同往年的变化
一个一心向前冲的理工直男创业者
开始感慨生命的无意义感让他觉得很无力
他反复横跳在很兴奋和很失落的两种极端状态下
兴奋来自于公司的快速发展、宝宝的成长;
失落来自于他深知所有的这些经历和感受在他离开世界的那一刻都将消失,
所以这一切其实毫无意义。
而类似这样的状态,2024年,我身边的很多人似乎都遇到了
从大厂年薪几百万的高管,到创投圈万人瞩目的创业新星
得到了别人羡慕的财富地位成就,却并不圆满和开心
反而在各种经验失效的客观环境中,更加迷茫
作为一个消费品牌的创业者,对2024年的消费变化体感太强了,这一年,越来越多曾经的热词大词开始崩塌。
社交媒体平台红利的完全消失,规模效应也随着人们注意力被切割的极其碎片化而更难实现;我们两年前做用户访谈的时候,大家从知道一个品牌到真正消费这个品牌的路径还比较像似和统一,比如从小红书或者抖音看到,然后去淘宝下单;今年开始,几乎每个用户都有她独特的消费决策路径。
销售也明显下降,不只是因为C端用户付费意愿紧缩,也是因为各个渠道对于品牌的要求几乎变成了:要么是家喻户晓的大品牌,要么是成本极低的供应链驱动的品牌。小品牌几乎没有任何喘息空间。前两天股东跟我说,他们投了的某个跟我们赛道近似的家喻户晓的大品牌,本来想介绍我们认识的,但他们创始人因为借鉴了我们的产品创意而不好意思见我。我笑了,接下来在大多数行业,都不会出现垄断式的黑马产品或者黑马品牌了;更多的就是卷运营、卷创意。而如果他们抄了我的产品创意还能把这个产品做的比我好、市场做的比我大,那证明他们的运营肯定是比我强的,索性就让他们做呗;但事实证明,那个产品最终并没有跑出来,因为市场教育不成熟,消费者对这个产品更多就是尝鲜而不会复购;而既然这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市场,就一定不是我一家能教育出来的,有更多人入局一起教育市场,才是更健康的。
我其实一直对竞争和比赛没有体感,也不是一个对结果有执念的人。虽然沿路拿到了一些别人眼里的结果,但那些结果并不是我在一开始就想着要去追求的。
前两年看到无限游戏这本书的时候,理解了自己的这种状态,就是把生命和世界,当作了一场无限游戏。
这本书提出,世界上存在两种游戏,一种是有限的游戏,有明确的开始、结束、既定的规则以及获胜者;有限游戏的参与者是为了赢得胜利、获得头衔,于是在既定框架内施展策略。比如职场晋升、体育赛事;目标达成游戏就结束;而另一种是无限的游戏,他没有明确的终局,规则在游戏过程中可变,所有的行为只是为了让游戏持续下去,推动参与者不断发展,延续“游戏”本身。
对于个体而言,无限游戏玩家把自己看作正在展开的过程的一部分,关注的不是一时输赢,而是成长和发展本身。所以不断拓展边界、探索可能性,拥抱变化,保持生命力与开放性。像文化、艺术等领域很多时候契合无限游戏特征,它们不断演变、传承,没有绝对终点。
对像公司一样的组织而言,无限游戏是指,对短期目标、与竞争对手的博弈不再是关注的重点,而是要打造有生命力的、不断适应变化的模式。
而2025年,是无限游戏的开局元年。
凯恩斯在1920年就发出了伟大预言:经济问题将在百年内终结。“人类自从出现以来,第一次遇到了他真正的、永恒的问题——当从紧迫的经济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后,应该怎样来利用他的自由?
一百年后的今天,生产力达到峰值,ai的出现让工具型劳动力被彻底解放的那天越来越近;全球经济连续四年放缓,去全球化和高财政赤字的困境愈演愈烈,贸易碎片化也越发明显,各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不断调整,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贸易规则正在被打破,游戏规则不断在变化中持续重塑,不再有既定的终点和可参考的模式。
在世界进入无限游戏的时候,个体层面也启动了无限游戏开关。
2024可能是大厂离职赛道的元年,有的是被迫离开,也有许多是意识到互联网红利消失了的大厂牛马主动裸辞,因为在目前阶段进入大厂,既不能拿太多的原始股份,又不能像曾经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期借东风快速晋升;离开后的他们,放飞的探索世界,找寻自己,开始创业。而不少人的创业项目,也跟身心疗愈和自我探索相关。
毕竟,仓廪实而知礼节;当富足的物质生活成为了生命的出厂设置,那生命有觉知的时候,就直奔探索自我、探索世界和意义去了。
而在这样的探索中,很容易陷入荒芜迷茫和无意义感,特别是我们本就生活在脱离了父母辈那样的集体生活环境,每个人都是以跟周围环境的链接度很低的状态存在着。
但我很庆幸,
可能因为我比较小的年纪就在重症监护室见过生死,经历至亲离世;
也在十几岁的时候抑郁到深知生命无意义想轻生但最终选择勇敢活下来。
活下来不是因为怕死,
而是觉得放弃生命是件很没意思的事儿
父亲给我的家书里曾经写到:
我们每个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人,上溯10代,就有2046个祖先,
而这2046个人里面,任何一个人如果出现变数,
我们就有可能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
而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
一个精子成功找到卵子结合成可以发育的受精卵的概率,
相当于在太平洋上飘着一根树枝,
有一只6000年才浮上海面呼吸一次的海龟恰好碰上了这跟树枝。
如此渺小的概率,如果就那样轻易的被我放弃
也太亏了。
中了一个世纪大奖,哪怕不喜欢,也不用扔掉吧。
而且“扔掉”这个选项,是控制权100%在你手里的、随时能做的事;
但“留下来”这个选项,才是无法掌控的一条路,
也是更有挑战、更能让这个中奖体验打满的一条路。
于是放弃轻生后,
我只当活着的每一天,
都是我在这个世界、这场无限游戏里的附加体验;
于是我开始无所畏惧的活着
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于是我主动去寻找我想要的爱人
我们去想去的地方,看一切没看过的世界
于是我收获了许许多多支持我梦想的人和一路同行的朋友
于是我得到了遥不可及大佬的青睐,成为了被人羡慕的对象
而自己也成为了想成为的样子:
心身健康,能量满满
以自己热爱的事为生
在做的事情也有让很多人的生活生命变得更好,哪怕只是一点点
生命本就没有意义,
唯一的意义是体验、经历
是当下的感受和成长本身。
这一期用的配乐,是我今年录制的最喜欢的一期播客里的
那一期里有我在阿拉斯加收集的冰川溪流声和鸟鸣,
那一期的主题是“人类的出现是个意外,生命的意义也大抵如此”
想到了今年我的年度书籍,鱼不存在。
我是在五月份看的这本书,
很喜欢的播客主播孟岩老师在十月底发了一期讲这本书的播客
我当时很喜悦,是那种生命中不期而遇的喜悦,因为本来我以为这本书很小众。
在看到这本书最后的某几段,我记得自己突然爆哭。
大概是因为它戳破了宇宙的尽头是无序,而我们每个人心里的支撑,就藏在这无序、复杂、混乱里,因为无法一眼看透无法用言语说明。如此看来,生命何等壮丽恢宏。
而这壮丽恢宏的生命,就是我们存在的理由。
我很感谢生命让我在30岁这年看到了这本书。
古人对生命的理解有多深,才能将30岁称为而立之年呢。
经过牙牙学语的童年,豆蔻二八的少年,初入社会的青年,
才来到把生命画卷重新展开的而立之年。
带着前面对成长和生命的理解,像是拥有了一把打开世界之门的真正的钥匙;和一本玩好无限游戏的通关秘籍。
这一年我建立了更成熟完善的能量恢复系统,健康不偏激的告别了内耗,
对每一个选择都更坚定,不管是公司转型还是个人发展。
对自己的节奏更清晰,哪怕这意味着要慢一些;
以及,更敢于听从直觉和心的声音,而不是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结果就是,虽然慢了下来,
却把很多一直想做但没做的事情都做了。
原来更放肆的做个玩家,游戏才能玩的更好。
2025,
我也会更极致得去探索、去学习、去做、去感受
去在无限游戏里乘风破浪。
希望你也一样
欢迎加入听友群
BGM:The First Few Waves - Marcus Wa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