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思考 I 走向繁荣:尼采、彼得·蒂尔和创新的哲学


Episode Artwork
1.0x
0% played 00:00 00:00
Dec 31 2024 104 mins  

我们真的在“创新”吗?

我们何时进入到了“大停滞”的局面?

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重新认识在人类历史上推动创新的金融泡沫?

霍巴特(Byme Hobart)和胡贝尔(Tobias Huber)在《Boom:Bubbles and the End of Stagnation》一书中提出:诚然,大多数人认为泡沫是具有破坏性和不稳定的力量。从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狂热到1720年的南海泡沫,再到1929年10月的股市大崩盘、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以及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投机泡沫和市场崩盘都深深地印刻在人类的集体记忆中。然而,并非所有的泡沫都是财富和价值毁灭的事件。某些金融泡沫通过产生过度热情和投资的积极反馈循环,调动了为创新前沿的颠覆性技术提供资金所需的资本,并加速了科学、技术和工程方面的突破。至关重要的是,此类泡沫使投资与纯粹基于理性、向后看的经济回报预期脱钩,相应地降低了风险厌恶情绪。这便是我们摆脱大停滞的途径所在。

在泡沫的创新哲学背后,我们可以看到鲍德里亚的身影、看到阿甘本的身影,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来自尼采的力量。

05:32 什么是可以改天换名式的创新

09:47 商品拜物教、鲍德里亚和拟真

13:0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造就了全新的美元拟真体系,导致了金融虚无主义。

16:57 “超美利坚”Hyperamerica,一个动态的赛博式的存在。它既是现实的也是虚拟的,既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

19:47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停滞的时代。何为停滞?

30:32 金融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40:07 熊彼特的悖论,没有地狱的基督教

46:26 过度官僚主义和蓝血十杰

51:25 大众文化的失败:乔布斯向左,马斯克向右

55:24 我们已经失去了崇高的荣誉感,我们进入到了尼采的“末人时代” 。它作为一种自满、风险厌恶和舒适的化身,默认对自我保护的这种追求超越了任何精任任何精神欲望,反而是对这种卓越的成就的渴望消失了,就是人们不再渴望卓越了。

62:19 体验经济是末人经济,乔布斯是制造了末人经济的人,他才是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罪人。

73:45 泡沫的分类:投机性泡沫和过滤性泡沫,均值回归泡沫和拐点泡沫。这种泡沫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89:19 泡沫的本质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认知向现实靠拢,现实向认知靠拢

97:20 尼采式的创新哲学

知识点

1、鲍德里亚和拟真系统

2、泰勒·考恩的《大停滞》:到20世纪中后期,这些“低垂的果实”基本被摘尽。基础教育的普及已经接近极限,土地开发的潜力也大幅减少,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经济回报逐渐递减。

3、工业资本主义到金融资本主义是如何实现的?

4、没有增长的创新:熊彼特的悖论

5、蓝血十杰:狂热的理性

6、尼采的“末人时代”

7、尼采的“酒神精神”

参考书目

1、繁荣:泡沫和停滞的终结

2、美国

3、蓝血十杰

4、无限与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