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维伦纽瓦和《沙丘2》:电影的第四条出路


Episode Artwork
1.0x
0% played 00:00 00:00
Apr 15 2024 290 mins   1

听众朋友们,我们来晚了!

这一期聊聊加拿大导演德尼·维伦纽瓦,和他的新电影《沙丘2》。

大家看到这一期节目上线的时候,《沙丘2》也许已经进入它的上映周期的尾声。不过我们可以不将它仅仅视为一部时髦的院线新片,而是把它和德尼·维纶纽瓦的所有作品放到一起,做一次整体性的回顾。

维伦纽瓦和诺兰,当今好莱坞的绝代双骄。我们曾在《奥本海默》那期节目中谈过了诺兰,维伦纽瓦当然也值得深入的分析。

本期节目时长290分钟。

主播:

老马:一个中年影评人,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关于电影,了解的东西还不算少。

阿吴:也是一个中年影评人,也要在播客领域重新出发,有很多观点挑战多数人的常识。

详细时间轴:

01:55 《沙丘2》的视听风格

  • 原著、剧情、人物,就跳过不谈了

  • 维伦纽瓦在《沙丘》系列注入了他关心的历史循环的主题

  • 《沙丘》系列和《阿拉伯的劳伦斯》

  • 《沙丘》系列为IMAX而拍,有利有弊

  • 《沙丘2》的调色板,大大扩充

  • 橙红色的日食

  • 夜戏

  • 红就是黑,蓝就是白,黑就是灰

  • 突然想到牛顿

  • 数字拍摄输出到35毫米再调色,多此一举?

  • 为什么不模拟胶片?

  • 厄拉科斯星的室内照明

  • 南北向的阴阳沙丘

  • 汉斯·季默的神性音乐

  • 如何拍摄巨物?

46:14 商业电影的第四条路

  • 特效大片成了一个过时的名词

  • 李诞说得对,电影有短板

  • 电影仍是最高级的活动影像

  • IP电影

  • 诺兰的复杂叙事和心智游戏电影

  • 主打意识形态的电影

  • 维伦纽瓦的视听吸引力

  • 沉浸感和抽离

71:39 维伦纽瓦和诺兰

  • 烂西红柿的导演大PK

  • 诺兰,你会画画吗?

  • 维伦纽瓦小时候靠画分镜解馋

  • 谁才是实拍原教旨主义者?

  • 新片正面对撞《奥本海默》

  • 维伦纽瓦和BB鸟

  • 比墨西哥三杰如何?

  • 彼得·杰克逊在忙啥?

89:44 维伦纽瓦的魁北克属性

  • 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 法语和英语

  • 沟通和误会

  • 边境和越界

105:00 历史循环论

  • 结束暴力的循环

  • 重复和差异

  • 怀孕和新生

  • 创伤和康复

  • 尸体和酷刑

120:35 早期作品

  • 来中国拍纪录片

  • 《8月32日》和法国新浪潮

  • 《迷情漩涡》模仿王家卫

  • 过了几年李安式的生活

144:00 《理工学院》《焦土之城》

  • 为什么没有深入挖掘凶手反女权主义的根源?

  • 低配版《大象》?

  • 非线性叙事和对比剪辑

  • 黑白电影

  • 颠倒空间

  • 阿吴不喜欢《焦土之城》

  • 古希腊悲剧?

159:57《宿敌》《囚徒》

  • 简易版《穆赫兰道》

  • 野兽派建筑

  • 你一个魁北克人为什么黑多伦多?

  • 大蜘蛛的意象

  • 和诺兰同一个伯乐

  • 加油站的雨中光影

  • 对观众的道德陷阱

  • 双重结尾的道德惩罚

185:42 《边境杀手》

  • 美国怎么当世界警察

  • 视角的接力棒

  • 光线和灰尘

  • 一块红布

  • 夕阳、地平线和隧道

  • 夜视仪和热成像

  • 从《我是古巴》学了一招

  • 平平无奇的正反打

  • 墨西哥小警察之死

216:05 《降临》

  • 三种时态写小说

  • 维伦纽瓦的叙述诡计

  • 闪回和闪进

  • 蓝和黄

  • 想到了宁浩的一部电影

  •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

237:16 《银翼杀手2049》

  • 后人类主义电影

  • 如何定义人、复制人、虚拟人

  • 下不完的雨

  • 下不完的雪

  • 不明来源的光柱

  • 权力和隐私

  • 复古未来主义

  • 香港和北京

  • 猫王与时间的灰烬

  • 黄色的生命力

  • 谁有资格享受阳光?

  • 从奥森·威尔斯的《审判》学了一招

  • 建筑和光线

270:12 代表电影出战!

  • 迷影型导演

  • 功夫在诗外

  • 反思和提升

  • 好莱坞的危机-解决模式

  • 媒介竞争

  • 电影未曾选择的道路

  • 疯狂小杨哥和《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 再见

推荐关注:

电影巨辩的轻量版:电影巨辩5min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