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频道 S2 012】你还在用ai当生产工具?赛博灵媒已经用ai链接宇宙|对话艺术家汤海青


Episode Artwork
1.0x
0% played 00:00 00:00
Jan 22 2025 84 mins  

2025年 01月11日 至 2025年 02月12日,艺术家汤海青将在研何SPACE呈现个人展览“电子托梦(Dream Teller 4.0)”。汤海青的作品运用AI人工只能为主要创作工具,色彩丰富饱和,主客体界限之间趋于模糊。作品情感深邃,常常营造出唯美而富有电影质感的氛围。

此次展览呈现了18件创作于2023至2024年的作品。这些作品源于艺术家基于AI人工智能的实验与思考,集中体现了他对梦境这一主题的深刻关注。本期节目,我们回到《电子托梦》展览的开幕式当晚,与艺术家“灵媒”汤海青及灵魂频道的二位主播坐下来一同走近他的作品,以及作品背后不被人知的个人生命体验。

“梦”在汤海青的创作中是一个多维度的存在:它是个人情感的回溯,是对记忆的拓展,也是其个人哲学浪漫化的载物。梦如何形成?如何传递?又如何呈现?这些问题贯穿于艺术家基于AI人工智能作为媒介的创作中。而“托梦”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热衷探讨的话题,可被视为通过梦境向他人传递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被艺术家比喻为其艺术创作的过程,汤海青试图通过与AI的持续且平等互动,逐步形成了一种“和鸣式”的非操控性创作手法,如电子粒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使内在渴求与AI世界达到同频共振的状态。展览以作品《寓言诗》为起点,穿越系列作品《天启》、《天罚》、《长生》、《蓬莱》与《九歌》最终带领观众进入到《梦幻泡影》——一个绚丽虚构的幻象。

随着AI的日常应用常态化,许多人早已适应了这一高效生产工具,在其作为单纯的信息整合工具之外,它同时成为了一些艺术家的创作媒介。当下我们普遍认为,是人类在塑造与控制AI产出的信息,回应我们的问题、满足我们的需求,而汤海青却在使用AI工具的后期逐渐找到一种新的“对话方式”,这种特别的方式让他借由AI在与这个世界实现一种难以名状的交流与链接,而非理性地利用它的内置逻辑去达成某一预设的、确切的目的。在这样的创作理念与手段下,其作品带着一种信息素,目光落在其入其中时,仿佛被一种庞大的时空力量牵引。

以下附上本次 归丛 x 汤海青 x研何SPACE 联合主办的展览《电子托梦》中的主要参展作品,欢迎听众朋友们的意识跟随本期节目,沿着展览空间的递进,随着汤海青的娓娓道来,踏入这一场如梦如幻,又似一场场虚构的历史般的奇观。

时间轴:

(对应作品出现的时间)

02:45 《寓言诗》

7:15 《天启》系列,《天罚》系列,《长生》

9:38 《蓬莱》系列

10:32 《九歌》系列

《九歌》系列作品于研何SPACE《电子托梦》展览现场、展览开幕式当晚的沙龙活动及播客录制时汤海青坐的位置,背后是约三米高、七米宽的投影布,高大的投影画面在幽暗的光线下散发着彩色的光。

《九歌》系列作品

16:23 《梦幻泡影》装置

20:38 一场关于中式美学的具象实验

23:14 AI通灵:抛开常见的文化符号与传统的仪式手段,现代人还能以什么方式去理解抽象的宇宙密码

33:08 汤海青:回忆葬礼上的感官冲击,谈大学本想报考殡葬专业

40:36 古师傅:“不吉利”是意识形态的规训——曾经的我肯定难以接受十年之后的自己要去做殡葬

49:10 汤海青谈其命运观,古师傅分享“命中注定”的亲身经历

1:07:05 “代入 AI 的语境”去考虑人类的未来

1:15:53 东西方幻想中的美学语言,从不同的语境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