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通过学习考上清华后,我为什么不想学习了?|清华小客厅002


Episode Artwork
1.0x
0% played 00:00 00:00
Nov 28 2024 53 mins  

在高中时期,江东曾以为大学是一个自由而有用的地方,不存在起不来的早八与竞争机制下的绩点焦虑,一切都是光明的坦途。熟记了一切的标准答案之后,走出高考考场的那一瞬间,他以为自己关上了优绩主义的最后一扇大门。

而时间来到了一年后,不断缺勤的早八,勉强及格的微积分,在摆满名著的图书馆里敲了一下午电脑,此前对于大学的预设像一个巨大的回旋镖,在这一刻击中了自己。不想学习,不想上课,不想考试。所有情绪最终变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通过学习考上清华后却不想学习了?

本期播客,我们来聊聊学习,在三代清华人的视角下去讨论学习的意义,关于过去与未来,时代与个人,也许我们的思考并没有标准答案,但相信一定存在一个与你相关的故事,祝你收听愉快。


嘉宾


文雯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文学学士、管理学硕士,牛津大学教育学博士,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院校研究、大学生学习和发展、教育国际化。

代表作品有《走向终身学习和教育现代化——国家资历框架的理论和实践》、《新时期 新理念:重塑高等教育的新路径——2022UNESCO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纪要兼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作为国家战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一项多国比较研究》等。

目前在清华大学开设本科生课程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课程高等教育学等一系列课程。


主播


张琳

新闻学院博士生二年级,本科期间什么都搞了就是没搞学习,现在回来搞学习。

王江东

建筑学院本科生二年级,微积分刚及格的早八困难户,每天都在学习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到。


小标题

03:45 初到图书馆,我曾以为大家都在看书。

04:54 这个大学怎么和我想象的不一样?

07:08 当我们谈论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09:23 那我可以一边考证一边读文学吗?

10:58 原来大学里不存在一个“标准的”苏轼。

14:50 当知识无法解释世界时,也许我们可以走向社会。

18:28 “镜中我”,你会怎样认识你自己?

20:28 成功的模板依然在,那么如果大学也有一个标准答案呢?

21:29 “大二现象”,当我们不再想要学习。

26:41 没有了专业就没有了恨,世界上全都是爱。

28:01 微积分拿D,我曾以为我的天塌了。

30:59 受挫之后,我才明白了大学教育的意义。

32:53 课程改革,减负似乎并没有带来真正的自由。

35:03 那时我们躺在草坪上,想过为生民立命。

37:09 今天和过去,优绩主义似乎一直存在。

40:07 成长是一次逃离,那我们走后怎样?

43:29 世界上存在一个我无法定义的成功。

44:34 那么我可以成为一个不优秀的清华毕业生吗?

46:56 努力就会有回报,但这并不是我的人生。

48:58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我们还可以相信这一切吗?


本期提到的追踪研究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hina College Student Survey,CCSS)项目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于2009年发起的全国性大学生学情调查。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院校本科教育的质量和动态。截至2016年,累计已有147所高等院校参与了本项目调研。




幕后制作


主播:张琳,王江东

剪辑:王江东

助理制作人:王江东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这里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

我们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也偶尔会组织学生圆桌,听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所思所想。

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我们有四个常设栏目:

【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

【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

【清华小客厅】少年心事,朋辈互勉

【清华博论】和博士()聊聊毕业论文

欢迎您订阅和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