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x梁文道x杨大壹】像她这样一个女子,我选择去爱!


Episode Artwork
1.0x
0% played 00:00 00:00
Dec 31 2024 77 mins   2


我们说,我们总有地方可以去。你喜欢去,从这里到那里,有一个岛叫青岛,你说。有一个关叫山海关,你说。有一个城,叫万里长城,你说。有一个港,叫香港。

……

这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城,你说。是的,是的,我爱港岛,让我好在明天一点一点地把你忘记。

                                                                                                                                                                               ——西西《港岛吾爱》

内地很多青年一辈的文青,认识香港文学的开端,大都是从梁文道老師前几年做的“一千零一夜”开始的,他在里面说,“西西是作家中的作家”更是香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也有的,是在“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文学纪录片中看到。大概也是从那几年起,西西的简体中文作品陆续开始引进到内地,《我城》《飞毡》《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以及这两年的《白发阿娥及其他》《钦天监》,包括今年出版的小說遺作《石頭與桃花》。单从出版的规模看,西西应该是当下香港文学被内地大众认知最多的作家(当然金庸、亦舒除外)。

然而对西西其人其文的讨论,起码在内地的公共话语里,却鲜少被真的打开。一方面和港台文学与内地文学的地缘关系有关,但更多的要归因于一种“阅读时差”。毕竟,对当下的读者,一个生于1937年的作家,她漫长的人生,有太多无法一下子展开的折痕,如果没有引导或者共情,时异人疏,文字的“隔”会越拉越大。

在西西逝世近两年后的今天,我们邀请梁文道老师和「文化有限」的杨大壹老师一道,再次聊起西西,以期从香港与内地两代读者的经验出发,阅读像西西这样的一位我城的作家。


【时间轴】


00:23 穿着裙子跳格子:西西的名字

06:50 所谓文艺啊,原来如此!

19:06 在“道长”的节目里第一次遇见西西

20:50 悬浮在历史的天空:香港人如何描述他们的城?

24:58 候鸟如何织巢:“南来作家”与西西的香港身份

28:15 一个开端,从西西出发对香港文学再定义

33:04 像蝴蝶一样轻盈地探索、求新

37:30 用一种“弱状态”消解沉重:香港作家对“我城”的文学想象

48:27 西西之外,香港叙事的杂花生树

53:20 彩蛋!西西原声粤语诗朗诵《白发朋友》

56:07 在两岸三地之间,作文学摆渡人

58:30 为什么今天我们要读西西?

01:02:00 如果不再写痛苦,我们如何想象我们的城市?

01:11:33 西西曾劝余华“在小说里少杀点人”

01:13:03 推荐环节!


�主持人:

刘盟赟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播客「重启试试」主理人。

�后期制作:

孙静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


️公众号:

数字译文

译文有声

�B站账号:

译文经典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