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的开头是一段名言:“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
这段话被广泛传诵,早已超越国界,不过,美好和糟糕并存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我能明白“蒙昧,疑虑重重,黑暗笼罩,让人绝望和一无所有……”如果狄更斯感到“那个时代和这个时代是如此相似”,那么,我对悲惨的一端更感同身受些。
《双城记》,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一种难以言说的震撼。第一部“复活”,第二部“金钱”,第三部“暴风雨前的踪迹”。前面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看似有点杂乱无章,甚至让我产生冗杂无味的感想,但是到了最后一部特别是最后几章却有了戏剧性的转变,所有的情节串联在一起,那些看似无关的情节都得到了一一照应,人物的命运、故事的发展随着法国大革命的激烈浪潮彼此交杂。
《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暗流涌动的激进和猩红色的革命基调充斥着整部作品。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露西·马奈特跟随台尔森银行的员工(也是父亲马奈特医生的朋友)去巴黎将从巴士底狱释放的父亲带往伦敦,在回程途中结识了前法国贵族查尔斯·达尔奈。由于一场冤假官司,露西、查尔斯和英国律师卡顿相识,由此展开了他们爱恨交加的故事。整部小说的构架宏大,第一部以紧张的社会气氛作为基调,用大量笔墨去勾勒出革命前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极其不平等的社会;第二部则通过描绘贵族的残酷行为加剧这种黑暗,让人忍不住对人民的遭遇深感同情,并为后面人民的暴动做铺垫;但在第三部的开端,仅仅几十页,就让人从同情转而错愕,对先期革命者的残暴极其所伴随的黑暗而感到不知所措。“自由、平等、博爱,要不毋宁死的统一、不可分割的新生共和国”——这涂在巴黎墙上的革命宣言似乎剩下了“宁死的统一”。没有与主题无关的繁枝杂叶,也没有与时代无关的杂乱碎语,狄更斯的叙事手法对美的关照是永恒的:用纯描绘与铺垫来达到直击人心,其力量不亚于一部电影。
在这样一个“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时代里,我认为这部小说最感人也最打动人心的部分在于卡顿对露西的深沉无私的爱。卡顿出身卑微,看似行为懒散颓废,实则才华卓越,是小有名气的律师助手,是斯特里弗律师背后的“胡狼”。当卡顿第一次在法庭偶遇露西后,被她动人的青春美貌、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气质所吸引。他关注着露西的一切,喜则为她雀跃,忧则为她担心。为解救露西的卡顿急中生智,提出了面貌相像的问题;法庭上,他是第一个发现露西晕倒的人;当露西为达尔奈牵肠挂肚时,他又主动替她传递消息;甚至和达尔奈喝酒时,他都不忘记说一句:“为了美丽的露西小姐干杯”。虽然露西并不爱卡顿,但卡顿还是默默地守候着露西,露西和达尔奈新婚旅行归来后,卡顿是第一个来道贺的朋友,他很郑重地向达尔奈恳求给予他每年六次探望的机会,对待小露西,卡顿像女儿一样宠爱她……当法国大革命的风暴无情的向前侯爵贵族查尔斯·达尔奈袭来时,当露西的平静生活被猩红的浪潮打破,当出狱后的查尔斯不到两小时又锒铛入狱时,是卡顿多方打探竭尽筹谋,买通了看守所罗门,利用和查尔斯相似的容貌设计了一场“调包计”,在牢房里用药迷倒达尔奈,并迅速调换了衣服,达尔奈被安全带出监狱与露西汇合并乘坐的车辆顺利通过关卡的检查,逃亡巴黎——而他,却选择了独自留下,代替达尔奈走上断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