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表演藝術的引水人:葉紀紋談英國華人藝術與臺灣季


Episode Artwork
1.0x
0% played 00:00 00:00
Oct 24 2023 58 mins  

「旅居國外的藝術工作者」——對很多人來說指的是舞者、演員、藝術家等內容生產者。但同時間也有很多旅居國外的藝術工作者,不直接參與藝術內容生產,但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系列將通過一系列人物專訪,揭開表演藝術舞台背後的一幕。旅居英國三十多年的資深藝術製作人葉紀紋,從舞蹈製作的背景切入,跟我們分享英國華人藝術在過去數十年間的發展,以及她近年參與製作的愛丁堡臺灣季。她相信改變來自於行動,而人與人的信任則是推動行動向前的關鍵。


來賓介紹:


葉紀紋


英國拉邦學士畢業。旅居住英國30多年。1995年創立足跡藝術,宗旨:表演藝術製作,策展與管理。提升東亞藝術家的能見度及持續發展的空間,鼓勵及推廣英國及跨國的藝術激盪合作。目前專注於;製作人/策展人為職業生涯發展,為藝術界服務。


紀紋製作的案子眾多,目前受邀於The Place場館資深專案製作人,正在執行兩年台灣舞蹈試辦專案」。自2015迄今,與台灣『中和國際創意』協作,承辦文化部『臺灣季』愛丁堡藝穗節。2020年迄今『臺灣季』論壇策展人。2020年榮獲愛丁堡藝穗節『無懈可擊』,國家策展獎/The Infallibles Award獎項。


本期主持:


Howl,旅居英國的台灣表演藝術工作者


Mengting,當代劇場研究與創作者,現居倫敦


曾不容,遷徙於倫敦和北京,關注和書寫當代藝術中的表演,偶爾友情出演


本期節目由Flo負責後期製作。


這期我們聊了……


1:35 紀紋自我介紹


3:03 從舞蹈背景走向製作的契機


9:30 2004年,倫敦的第一個華人藝術中心


12:52 扶持藝術家的方法


18:15 「英國華人藝術」的定位點


20:33 2015年,接手愛丁堡藝穗節台灣季showcase


28:50 歐洲與亞洲的交流:衝擊與議題


36:30 透明、公平、多元:台灣季的選拔與製作原則


50:50 製作人的使命:串聯人與地域,改變文化環境


延伸閱讀



  • Trinity Laban Conservatoire of Music and Dance,聖三一拉邦音樂與舞蹈學院,是一間位於倫敦格林威治(Greenwich),專門培訓音樂和舞蹈從業人員的機構。

  • 台南家專,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的前身。

  • Esea Contemporary,為Centre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更前身為Chinese Art Centre。

  • Sarah Champion,為前Chinese Art Centre總監,現任英國工黨下議院議員。

  • ChinaTown Arts Space:,後更名為Chinese Arts Now,與現名為Kakilang Arts。

  • 臺灣季,為臺灣在愛丁堡藝穗節推廣表演藝術的專門單元。

  • British Council,英國文化協會。

  • Horizon,為英格蘭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出資,六個藝術機構/藝術節 (Battersea Arts Centre, FABRIC, Fierce, GIFT, MAYK and Transform)共同執行,在愛丁堡藝術節的表演呈現平台。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由幾位現居海外的當代表演實踐者獨立製作。
官方網站:http://mingstrike.com


🧧支持我們:在 愛發電Buy me a Coffee 上給我們打賞


📻收聽方式:
推薦使用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App或其它泛用型客戶端訂閱收聽本節目(複製rss feed手動添加 https://mingstrike.com/feed/audio.xml ),或通過網易雲音樂、喜馬拉雅FM收聽。


🦄與我們互動:
Facebook / Instagram


💌給我們寫信:[email protected]



爱发电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