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EP01 預知疾病?!神奇的中醫預言(上)


Episode Artwork
1.0x
0% played 00:00 00:00
May 08 2024 9 mins  

第二季EP01《黃帝內經》在生活中用聽的~
【 預知疾病?!神奇的中醫預言(上) 】

在先前的單集中,我們曾經聊過【春天的三個月,應該怎麼保健呢?】,初步介紹了《黃帝內經》的《四氣調神大論》。

《四氣調神大論》,是《黃帝內經》裡介紹中醫 “上醫治未病” 觀念,也就是現代人說的 “預防醫學”的主要篇章。
裡面,除了談一年四氣,也就是春夏秋冬四季,應該怎麼生活作息與睡眠,和好的心態對應之外。

還有一部分,是告訴我們:很多的疾病或症狀,都是先前留下的、累積造成的。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個部分。
(此外,建議大家在聽這個單集前,可以先溫習收聽先前的單集【春天的三個月,應該怎麼保健呢?】)

《內經》裡聊到,春夏秋冬各自對應著自然萬物生長收藏的規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如果在春天違逆了應有的作息方法,夏天就容易感冒、或出現一些身體虛寒的症狀
在夏季違逆了,秋季就容易有些寒熱症狀;
在秋天違逆了,冬天就容易有腹瀉現象;
在冬季違逆了,就會導致來年的春季有四肢無力冰冷的問題。

哇~《黃帝內經》是怎麼知道這些以後會發生的疾病的?是卜卦、算命、預言嗎?其實,這是古中醫學很有智慧的觀察,也是人體小自然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說明。
這個單集,我們先聊聊春、夏兩個季節。

在春天,萬物生氣蓬勃、草木萌芽時節,也就像是人一生中的嬰幼兒、兒童時期。
這個季節,陽氣是非常旺盛的,也就是許多人曾聽過的中醫認為「春夏要養陽」,意思就是“順勢而為”,在春天要好好呵護好“陽氣的生發”,讓免疫力、生命的氣息,能夠順暢發展。
所以,如果在春天違逆了這個自然律,就像兒童不給予他足夠的營養,不多鼓勵他成長,那麼,就會發育不好。
在預防醫學的部分也是,春季違逆了大地陽氣的生氣蓬勃氣息,不足了、受損了,那麼,夏季就會因為陽氣不足,而身體相對地虛寒。
或許,大家會納悶,夏天天氣那麼熱,怎麼可能還會有寒症?怎麼會有虛寒的症狀呢?
那是因為,正因為夏季炎熱,難免我們會在作息方面納個涼、吹吹風、吃些退火、清涼的飲食,而因為春天該養的陽氣不足、能量不夠,所以,到了夏季,就很容易吹到風、或者吃了點涼性食物,就感冒了、胃腸就受不了了。
就像兒童時期,營養不足、體質虛,到了青春期就沒辦法好好抽高、長得好,是一樣的道理。

夏季,是大自然中能量飽滿、萬物繁榮茂盛的季節;
就像人生中的青壯年,是精華階段,體能、智力、反應各方面都很充沛,
正是應該充分發揮,在人生綻放光彩、才能的時候。
一樣是符合「春夏養陽」時。
所以,《黃帝內經》裡面就說夏季時,人們可以晚睡早起,而且情緒是平和不煩不怒的,經文中說“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意思就是說讓身體的陽氣能夠自然地宣散,就像是把愉快歡喜的心情“所愛”表露出來一般,這些是符合“夏長”,夏季節氣相應“長養”的生活方法。
就如同人在青春期、青壯年,充分去發揮長才、好好培養並展現自身的能力與興趣喜好,讓生命力、陽氣,能夠順暢地流動,儲備中老年的資糧,而不是消沈、壓抑、憂鬱、裹足不前,日後到了中老年徒留遺憾,甚至生活困難不安。
所以,如果在夏季違逆了天地長養的自然律,陽氣沒有得到充分的長養、宣發,那麼,到了秋季,秋收的季節,收斂的力量就不足,就容易生病,甚至於到了冬季更會重病難癒。
試著想想,如果青壯年身心都虛損了,到了中年難免更力不從心,若沒有好好修復調養,再到老年,有時候就更讓人無能為力了。

《黃帝內經》這本古中醫醫書,是不是充滿了人生智慧呢?! —— 許多的疾病,都無法依賴藥物、手術啊!!

————————————
*原典:《黃帝內經 · 素問 · 四氣調神大論》
‧「春三月,...... 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 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