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16 2023 32 mins
終於到了最後一集,長度等於1+2的第3集。
或許大家跟我和心理學家一樣,有某種如影隨形的念頭甩都甩不掉,這個念頭一直告訴自己:你沒有那麼好、你只是運氣好、你不是真正有料有實力的人、總有一天你會被拆穿、然後大家都會知道你其實根本不怎麼樣、你最好小心點時時刻刻不能鬆懈、否則大家就會知道你其實很沒用。
我們可以很簡單粗暴地用「對自己沒自信」的概念來囊括,但總覺得不只是如此,否則為什麼我明明努力去做到了一些成就,但卻依舊無法相信自己真的有點價值呢?
如果你也有過類似的念頭或感受,或許你跟我們一樣,某個部分深信不疑自己就是個「冒牌者」。
本集的前十分鐘是延續上一集談到學術圈的不健康生態,心理學家會分享她自己與朋友們想到如何改變環境、彼此支持度過這些危機的行動。
後面的二十分鐘我們會談冒牌者效應,談我們怎麼看這個念頭形成可能的原油,以及從心理學家的個人經驗和心理師的角度,有沒有一些練習能讓我們減少冒牌者效應帶來的痛苦,希望你們會喜歡。
本集內含:
-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透過行動改變爛環境
- 你也是冒牌者嗎:無論多少成就都無法填滿的自卑
- 嘗試改變的練習:幾個方向與方法分享給你們
- 終於最後的結尾,心理學博士想跟大家的話
走不出心理圈特輯就到這邊,如果有什麼想回饋的部分歡迎留言或私訊,我會轉達給心理學家知道的。
贊助心理師吃喉糖: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1798558d-cef9-46d4-a3ae-8875a6038474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